由于流通過程中腐損率高,每年我國在運輸過程中腐爛的果蔬超過1.42億噸,經濟損失超過了1000億元。剛剛發布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簡稱《規劃》),有望解決這一難題。 所謂“冷鏈物流”,是指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最后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指出,由于我國冷鏈物流產業落后,每年因此造成的損失數以千億計,《規劃》的出臺,有望帶動2000億的社會投資來發展冷鏈物流產業,并對保證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質量意義重大。 20%果蔬、30%肉類、36%水產品5年后過冷庫 “從海南生產基地裝車,到運到廣州批發市場,如果一切順利,一噸葉子菜的損耗不會超過10%;如果遇到炎熱天氣,或者交通受阻,損耗會更大。”在廣州和海南間從事蔬菜貿易的葉先生告訴記者。而從海南運到武漢、鄭州、北京等更遠的城市,損耗率就會大幅上升。 “我國農產品產后損失嚴重,果蔬、肉類、水產品流通腐損率分別達到20%-30%、12%、15%,僅果蔬一類每年損失就達到1000億元以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透露。 張曉強表示,目前,我國蔬菜類進入冷鏈系統的比重只有5%,肉類15%,水產品是23%。而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農產品進入冷鏈流通在95%以上。 去年我國發布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提出,要完善鮮活農產品儲藏、加工、運輸和蘇州搬家配送等冷鏈物流設施,到2015年,我國將初步建成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體系,使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達到20%、30%、36%以上,流通環節產品腐損率分別降至15%、8%、10%以下。這次《規劃》的重點之一,是提高冷鏈的基礎設施建設。據了解,目前我國冷藏庫的能力為880萬噸,人均冷庫容量僅7公斤;冷藏車保有量約4萬輛,占貨運汽車的比例僅為0.3%。通過《規劃》實施,五年時間將增加1000萬噸的冷藏庫的能力,冷藏車保有量也將倍增。 巨大需求將帶動2000億社會投資 我國生鮮品年總產量約7億噸;冷凍食品年產量超過2500萬噸,總產值超過520億元;年營業額在500萬元以上的食品冷凍、冷藏企業約2萬家,就業人員250萬人。截至目前,我國共擁有2500多家規模以上的肉類食品廠,年產肉6000萬噸,且產量以5%的速度在逐年遞增;規模以上的速凍食品廠2000多家,年產量超過1000萬噸,并每年以20%的幅度逐年遞增;規模以上的冷飲企業4000余家,年產量超過150多萬噸,且每年以7%左右的速度逐年遞增;規模以上的乳品企業1500余家,年產量800萬噸,且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逐年遞增;水產品產量4400萬噸,且每年以4%的速度逐年遞增…… 上述數據,足以證明我國冷鏈物流產業的巨大市場空間。越來越多的食品、農產品企業開始關注冷鏈物流,冷鏈物流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而一些原本不以冷鏈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外資也紛紛掉轉船頭,轉戰冷鏈市場。張曉強預計,《規劃》的實施,將帶動社會資本投資2000億左右,使得我國冷鏈物流產業邁上一個新臺階。
物流企業應當避免重復同質化以及單純的價格競爭模式,將發展更適合城市物流需要的高端物流作為提高競爭力的手段,加速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全面整合,創造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戴定一表示,城市物流發展的方向應集中在網絡和流程兩個主題,花錢建設網絡,然后通過對流程的控制賺錢。得益于十二五期間將要實行的金融領域的改革,投資領域的國際化水平將會不斷提高。 而作為城市物流裝備制造業的代表,南京依維柯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周亮在論壇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繼去年南京依維柯產量突破10萬輛后,預計2011年度的產量將突破15萬輛。在談到新能源汽車時,周亮表示,依維柯致力于推動城市輕物流發展,依托上汽集團的技術優勢,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已成功實現了新能源汽車的實際應用,隨著電池以及電池管理系統技術的成熟,依維柯的新能源汽車量產只是時間問題。 |